今年1月发布的CPI和PPI数据,是中国开始基准期轮换以来首次发布数据。据报道,基准期轮换是价格统计调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,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。
“为了适应新的商品和服务贸易结构的变化在生产,流通,和消费部门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,进一步提高价格指数的代表性,并且更准确地监测和反映实际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,有必要开发一个基期价格指数。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司长说。
姜昭认为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。CPI调查中的“固定篮子”需要及时调整,否则就会失去代表性,不能反映最新的居民消费结构。“中国将以‘5’和‘0’结尾的年份作为基准期,基准期每五年轮换一次。所选的“一篮子”商品和服务在当期更有代表性,随着时代价格的变化更能反映出来。姜昭表示,“调整后,由于各影响因素对物价指数结果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,它们相互抵消,总体影响很小。”
今天,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。互联网、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CPI调查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。大数据不仅包含了大量的线下交易记录,还包含了大量的线上交易信息,可以丰富价格数据的来源,增加数据的代表性。这是未来物价统计扩大的一个重要方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