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泉州官员近日报道,经过初步核算,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(GDP)达到7472.25亿元,同比增长1.5%。
与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8.76%相比,泉州GDP增速由负转正,体现了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,也为泉州万亿元GDP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连续21年保持福建省经济总产值第一的泉州,近年来多次提出力争到2020年成为全国GDP万亿城市之一。
在中国,城市GDP超过1万亿元是一个重要的门槛。上海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天津、重庆、苏州、成都等10多个城市率先实现GDP突破万亿元。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表示,GDP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。
黄茂兴认为,泉州这个从实体经济起步、GDP超过1万亿元的地方,有这个信心。
去年泉州国内生产总值(GDP)达到9946.66亿元,初步测算同比增长8.0%,距离万亿元城市仅一步之遥。
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多次会议上,各界人士对2020年泉州成为“GDP之都”表示乐观。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,泉州一些海外华人微笑着说,到2020年,泉州“躺下来”就能突破万亿元GDP的门槛。“这让我们真正感到我们的家乡更强大了,我们非常自豪。”
然而,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,使泉州成为一个“陡峭的变量”,在通往万亿美元GDP城市的道路上。
泉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,以纺织、鞋帽等轻纺产业闻名于世的民营经济城市。它高度依赖对外贸易。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,给泉州带来了巨大的对外贸易。冲击。今年一季度,泉州国内生产总值1977.64亿元,同比下降10.30%。
从疫情爆发之初国内企业无法复工,到后来部分海外品牌集体退单,泉州外贸企业经历了多次考验。福建泉州三营超硬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文清表示,今年一季度整体订单明显下降,部分货品被退回。
面对内忧外难的复杂形势,素有“艰苦创业”传统的泉州,采取专项行动,激活消费需求,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突破,突破和拓展出口市场。
凭借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的优势,泉州已成为中国防疫物资转产最快、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。据统计,今年1 - 8月,371家企业共出口防疫物资32.4亿元,占全省的48.2%。